近日,首钢工学院与北京遥知联合开展数字交互人才培养研讨,聚焦数字化转型需求,探索"文化+科技"融合人才培养新路径。
双方合作推动虚拟现实产教融合新路径,开展双导师项目实践,通过校企联合教学,提升教学团队能力,提高学生项目实践开发能力,激活学校虚拟现实基地,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落地项目。
数字交互人才培养研讨
遥知始终致力于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展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虚拟课程开发及双导师项目实践,助力高校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王滔表示:“首钢工学院在数字媒体技术领域具有扎实的教学基础,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将行业前沿技术、真实项目案例引入课堂,助力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同时为学院虚拟现实方向的师资建设提供支持。”
计算机与媒体艺术学院安晏辉院长对遥知公司的行业实力表示高度认可,并介绍了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整体教学情况。他指出,数字交互技术是数字媒体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学院对人才体系改革适配产业发展高度重视,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也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双导师项目实践开展
6月18日,双方正式启动“双导师”项目实践,引入遥知技术工程师作为外聘导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协同共建师资队伍,提升教师开发能力。项目实践紧密围绕地方产业特色,设计主题鲜明的项目实践课程,包括全景类、景观虚拟展示交互类、室内虚拟展示交互类和元宇宙虚拟仿真交互类等项目,涵盖从开题、资源制作到交互功能开发的全流程。
课程计划中,每组学生(5-6人)需完成立项、脚本制定、中期答辩及结课作品演示,通过分组实战强化学生项目实践能力。为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项目实践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学生分组后明确分工(如组长、美术制作、交互开发、测试与运维),并制定详细开发脚本,包括项目名称、简介和脚本规划(如校园漫游案例)。
项目完成后,组织结课答辩,由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和专业老师组成评审组,基于职业素养、技术水平(艺术效果和交互功能)和创新意识等维度评分,通过点评提高作品质量与学生能力。
本次合作标志着遥知与首钢工学院的合作进入新阶段。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北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首钢工学院与北京遥知的产教融合,标志着虚拟现实人才培养的创新突破,为服务地方产业注入新动能。